机构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机构概况  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核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内外唯一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以国际、国内重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立的培养高端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的重要基地。 

  核学院是在能源紧缺的关键时刻,瞄准国家核能源战略需求和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快速发展,于2009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学院具有本--博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2个本科专业方向。学院已开展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

  核学院汇聚了一批知名的核领域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具有大科学工程建设背景,总体学术地位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一支发展后劲强韧、团结协作的师资团队。学院拥有院士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8人、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14人、教授70人、副教授30人,90% 以上具有大科学工程与国际合作背景,50 余人次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或学术机构任职。学院拥有本科生约300人,研究生约300人。

在科研项目和成果方面成绩显著。学院目前已组建七个教研室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即:核裂变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核聚变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核技术及应用教研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教研室、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教研室、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教研室、核电子学教研室。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4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学系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单位组成。现任院长为欧阳钟灿院士,执行院长杜江峰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内建有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星系与宇宙学、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学等6个中国科学院及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同时,物理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开展研究工作。物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包含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生物物理等11个二级学科。物理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基础及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2014年获得竞争性研究经费3.0亿元。 近10年来,学院在物理学重要的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每年发表论文约50篇,其中第一作者单位论文每年约20篇。近两年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统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科的论文引用数在世界所有研究单位中列第72位,在世界所有大学中列第46位,在两岸三地大学中处于首位。2002年以来,学院有1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3项成果20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年度进展、国家科技部年度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具有优质的人才资源、勤奋的师资队伍、自由的学术环境、均衡的学科布局、坚实的研究基地,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未来若干年内,有望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活跃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西校园,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建有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简称合肥光源)。其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300mA电子储存环,用一台能量8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作注入器。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一期工程19841120日破土动工,1989年建成出光,199112月通过国家验收,总投资8,040万元人民币。1999年国家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进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200412月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在过去20多年的开放过程中,合肥光源坚持稳定运行、优质开放的原则,为我国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学、化学、能源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实验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0-2014年,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合肥光源进行重大升级改造。重大升级改造完成后,储存环束流发散度显著降低,光源稳定性明显改善,首批建成燃烧软X射线成像催化与表面科学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原子与分子物理等五条光束线及实验站。此外还有6个出光口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由著名科学家贝时璋先生于1958年创建。 1998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任首任院长,现下设四个系: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系、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和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八个研究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部、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部、系统生物学研究部、医药生物技术研究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部、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植物与生态学工程研究部; 二个中心:生态与环境研究交叉中心。并正在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另外,学院设有五个科研技术平台:生命科学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GMP中试基地、集成影像中心;五个国家级教学示范或人才培育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生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拥有国家生物学一级重点学科和中国科学院生态学一级重点学科,是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与中国科学院8个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及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许多研究单位已萎缩或消失,许多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逐渐消亡。但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关应用领域对技术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外商业产品的大量涌入,使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学科发展倍受关注。

  为推动“核探测器技术与核电子学这一重要基础学科的发展,全面落实院创新三期发展战略,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方针指导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策划,于2005425日正式成立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联合实验室。 200812月,联合实验室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097月,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在院评估中被评为A类。

重点实验室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研究基地为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完成若干重大科研装置的设计与建设任务,参与国际大型探测器的合作设计与研制,以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依托大科学装置基地建设之际,积极加强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具有国家级水平的优秀研究团体。目前,实验室正在全力以赴开展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共同承担了主要的工程建设任务。同时重点实验室也开展了大量的新型探测器预研,如中国散裂中子源用探测器和数据读出系统,未来国际直线对撞机的探测器,同步辐射用X-射线探测器等,重点部署前端电子学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大容量高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技术,推动技术转移,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主要从事重离子物理基础和重离子束应用研究、相应发展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的基地型研究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离子科学研究中心。目前,近代物理研究所还协同国内相关单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任务。

近代物理研究所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三项大科学工程建设,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创造了先进的实验条件,取得了以新核素合成、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重离子治癌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使我国进入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同时,在核技术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近代物理研究所已成为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高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之一。50多年来,在重离子物理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完成了国家和省、部委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二十多种新核素,并承担了国防科研号任务,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底,获中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54项。主要科研成果先后8次入选两院院士和有关部门评选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全国十大科技进展、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和全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离子合成新核素及衰变性质、核结构和生成机制研究入选建国60周年创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近代物理研究所被评为全国首批3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之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被国际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优秀科研中心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筹建于195810月,19598月正式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拥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共约700亩。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国立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在该领域从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致力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研究发展,致力于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的研制、运行与利用,致力于核科技前沿交叉科学的研究与核技术应用,以期将研究所建成我国独具特色、不可替代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上海应物所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SSRF)工程的承建和运行单位,并建有“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4年初,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卓越创新中心”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5个卓越中心之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等离子体所”,英文缩写为ASIPP),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学岛,成立于19789月,其前身为“合肥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实验站”。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探索、开发、解决人类无限而清洁的新能源为最终目的。

  等离子体所是中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核聚变工程技术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建成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超环”(HT-7),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并在物理实验中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或独具特色的成果,荣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多个国家重要奖项。

  等离子体所高度重视大科学工程项目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以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资源利用成立的公司近20个,创造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促成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创新价值链的形成。

  等离子体所现有12个研究室、2个中心、3个管理部门和多个高技术公司。截至20154月,在职职工7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逾80%,正高级职称68人,副高159人。先后有3位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人担任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

  等离子体所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包括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能科学与工程2个特色专业,11个硕士点包括等离子体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低温与制冷工程、核技术及应用5个特色专业。已培养研究生逾千人,目前在学研究生350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位居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第79名。目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双重管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为主。

医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省心血管病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和生殖与遗传分院组成,正在建设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和北城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26.4公顷,建筑面积29.38万平方米。总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4171张,设有41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2014年门急诊总量270万人次,出院13.98万人次,手术5.22万台次,健康体检13.8万人次,综合满意度98.1%2009年始组建“区域医疗中心协同医疗战略网”,迄今已与省内67家县市医院建立战略协同关系,为推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医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重点扶持移植技术、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危急重症救治技术、细胞移植和治疗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多个学科篷勃开展。神经外科的脑立体定向技术综合研究及神经导航技术、血液科的各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心脏外科的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技术全国领先;ICU的急危重症救治、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普外科活体肝移植、胰胆管镜技术,活体肾脏移植、妇产科微创技术,老年病学科营养肿瘤、中医肿瘤治疗研究处于省内一流地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医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随校内迁至安徽怀远县,1952年再迁至合肥市。经过80多年的发展,医院已成为国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安徽省文明标兵单位,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目前占地面积224.9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2100人,开放病床1890张,设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19个,临床教研室19个。有皮肤性病学、老年医学、内科学(含8三级学科)、神经病学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临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点覆盖所有的临床科室。四年,医院承担包括中国人银屑病易感基因研究、大别山隔离人群遗传资源调查等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20042005年、2006年、2007年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52006连续两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都填补了安徽省医疗行业获国家级奖项的空白。国家发表论文2137篇,出版专著103部,主办5种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肝胆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临床眼科杂志》、《临床护理杂志》、《临床肺科杂志》。医院与美国、荷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