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概况

 

“第一届合肥国际放射医学物理论坛”圆满闭幕

The first Hefei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Radiological Medical Physics(HIFRMP)

会议背景

恶性肿瘤(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顽疾。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 《世界癌症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约有1410万病例,因癌症死亡人数约820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的20%,癌症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的25%。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物理疗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与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常规射线如X射线、g射线等的放射治疗尽管目前已经开发出三维适形、逆向调强、图像引导和自适应等多种先进治疗技术,但由于这些常规射线本身固有物理特性的不足,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受到了限制,常规射线放射治疗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阶段。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具有诸多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临床优势的质子和重离子束的出现,为放射治疗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世界上凡拥有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的国家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质子和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建造和治疗技术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兰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多年来已经研制了重离子治疗的装置并应用到临床,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也在研发质子放疗装置,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从德国购买的质子重离子装置已经进入临床使用阶段。同时合肥市政府已经决定建立一个重离子和质子肿瘤医院。由此可见中国发展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已经显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从临床治疗效果、投资回收比例、以及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和物理学院正在积极建立医学物理学科。近两年核学院引进的徐榭教授和物理学院今年引进的计划朱磊和刘维都是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医学物理的专家。近年来中科大毕业的学生中有很多现在合肥的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肿瘤医院、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等)担任医学物理师。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计划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在合肥主办一个国际性的论坛,配合合肥市的主要医院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放疗医生和加速器设计的专家开展研讨会讨论我国重离子放疗的未来和重大挑战,并讨论如何培养急需的医学物理高素质人才,使我国跻身放疗领域国际先进水平。这个论坛今后会定期在合肥举行,每期重点讨论放射医学物理相关的重大科研、临床、教育、和产业化的问题,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论坛。

论坛发起人和会议主席简介:          

   徐榭(X.George Xu) 博士(Ph.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在2012-2014担任学院副院长。1983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本科毕业,1994年获得美国  德克萨斯A&M大学核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开始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核工程及工程物理系任教, 曾担任其核工程专业主任(Program Head)和Edward E.  Hood讲席教授,为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AAPM)、美国核学会(ANS)、美国保健物理学会(HPS)的会士(Fellow),  以及ICRP、NCRP、IOMP、CIRMS、CCHP、 以及其他国际和美国的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电离辐射测量和标准委员会(CIRMS)  主席的职位负责制定美国在核能、工业辐照、医学、和核保安领域的电离辐射测量和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发展计划。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任命的美国国家标准局年度工作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是《Medical  Physics》,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等期刊的编委会成员。2009-2010年曾任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质子放疗中心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核辐射测量和剂量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涉及辐射安全、医学影像、和肿瘤放射治疗等不同的领域,  作为学术领头人在用于蒙特卡罗计算的3D/4D人体模型和基于GPU/MIC  并行计算方法等领域做出了多个突破性的工作,发表150篇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章、300篇会议摘要、100多个特邀大会报告或学术访问讲座。曾开发Ultra3D、VirtualDose、ARCHER等专业软件。2005年创立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omputational Human Phantoms,并主编出版了《Handbook of  Anatomical Models for Radiation  Dosimetry》一书。 于2011年在北京和2013年在苏黎世分别组织了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Phantom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Imaging and  Radiotherapy。曾荣获多个奖励,包括2015年CIRMS Randall S. Caswell电离辐射测量和标准化领域杰出终身成就奖

        特邀大会报告人简介:              

  陆嘉德(Jiade Lu) 医学博士、管理学硕士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质子重离子中心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临床肿瘤学系教授。欧洲Springer《医学放射学:肿瘤放射治疗学丛书》总主编(Medical  Radiology : Radiation Oncology Series, Springer),《肿瘤放射治疗学》杂志主编  (Editor-in-Chief,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Springer),中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副主编,《抗癌》杂志副主编,《中国癌症》杂志特邀常务编委 ,《癌症医学》(“Cancer  Medicine”)、《胸部癌症》杂志(“Thoracic Cancer”)、编委,曾兼任ELSEVIER、Excerpta  Medica、Healthway Medical等多家跨国出版或上市医疗公司学术顾问及独立董事。

1992年毕业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生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该校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7年~2001年间于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大学主修肿瘤放射治疗学,并于2001年获美国放射医学院肿瘤临床放射治疗学专科资质(Board-Certified)。2004~2005年间同时就读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管理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并于2005年获管理学双硕士学位。2001年因临床科研成就或北美放射医学会(RSNA)科研奖。目前主要从事肿瘤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尤其是肿瘤的立体适形放射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头颈部与消化道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近五年来在包括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ancer、Cancer Journal、Head and  Neck等欧美主流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七十篇。担任Springer出版集团出版并全球发行的“Medical Radiology :  Radiation Oncology”、“Recent Results in Cancer Research”和“Practical Guide  in Radiation Oncology”三套系列丛书总主编,并先后主编并出版了 “Radiation Oncology: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Decision Making in Clinical Radiation Oncology”、“Clinical  Target Volume Delineation in Practice of Radiation  Therapy”、“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等多部英文专著与教材,以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进展》、《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系列》(总主编)以及《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系列-鼻咽癌》等多部肿瘤学及方法学专著。